如何用糖讲科技史——德国科技博物馆
访问各地的科技博物馆向来是我旅行中的惯例,文中提到的德国科技博物馆也并不例外。但是这次访问,一个关于糖的展览,没想到竟成为我下定决心写博客的契机。
糖,亦即多羟基醛与多羟基酮的总称,自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。然而,将其作为整个展区的主题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。毕竟,这也仅仅是一种在今天人们甚至有些敬而远之的调味品。然而,以它为媒介,我们竟然能将几百年间的技术史与政治形势串联起来,得到一个别有余味的故事。
在五百年前,糖是一种奢侈品。对于今天的人来讲,其稀缺程度大约是难以解释的:毕竟即使是找到当时糖的零售价格,再以购买力折算,这个数值也是过于抽象的。而博物馆恰恰是以事物为媒介记述过去的场所:那么,我们不讲白糖,而是去讲装糖的容器不就体现出它的价值了?
一个装糖的盒子,不但是银器,甚至还要在上面加个锁,并且在当年曾经作为嫁妆被广泛使用,其价值可见一斑。
糖的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是三角贸易。甘蔗原本是旧世界的产物,但是其广泛的商业化种植则是在加勒比海地区。虽然甘蔗是热带作物,需要日照和较高的气温才能生长。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,则是人矿。首先,是三角贸易中的非洲黑奴。在1830年代奴隶制废除之后,又有印度,中国,东南亚运来的有限期契约佣工(Indentured dervitude)来填坑。
德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,在加勒比海地区并没有殖民地,自然也没有机会加入以法国为主的甘蔗糖产业链。而十八世纪,十九世纪正是重商主义的高峰时期。甜菜糖的发明可以说是进口替代战略的产物。作为甜菜糖的发明国和主要种植国,德国在甜菜糖的工业生产上自然是有一套的,展品中关于生产流程,机械化以及标准化上的内容相当丰富,设备的特化性很强。
虽然甜菜糖离消费地更近,在农业机械化上走得更远,也受到国家背书,却从来没有取代甘蔗糖的主导地位。甜菜糖与甘蔗糖的竞争,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农业工业化与农业外包化的竞争。甜菜糖的生产在德国,不论是小农场,还是季节工人,至少还有进厂这个选择,相比于加勒比海的奴隶或契约佣工来说是自由的,也能获得更高的报酬。离岸生产,无人关心工人,在机械化进度上自然也会迟缓。然而,在机械化与自动化只能带来有限优势的行业,技术创新带来的在岸生产力提高并不能与工资的差额对抗。人类社会的下限很低,劳动密集型产业,你不干有的是人干。
我们还是回到轻松的话题,看看展品。
在一个普通的展览馆里,看到单糖的空间结构我还是感到非常意外的。毕竟糖在水溶液中构成六元环结构,而不是分子式上的醛类本身已经超过了一般常识。而具体讲解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空间结构,仿佛从基础有机化学的教科书里抽出来一页。这仿佛让我回到了高中时在上课时间偷看大学教材的奇特的愉悦感,但是多数观众大约对此内容没有任何感受。展品到底出于什么目的来布展呢?作为博物馆,面向目标人群来布展自然是理所应当的;但是,能够把布展者的思考传播开的私心也是必然存在的。
作为一个不接收公款的私人博客,这里大概也就是我堆放私心的档案馆了罢。